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慧博投研资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各方评价汇总与总结-180424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4-24 20:14:44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慧博投研资讯
研报出处: 慧博投研资讯 研报页数: 9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443 KB 分享者: 慧****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一、概况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一季度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协调性较好,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二、研究总结
        针对这次会议释放的信号,结合各主要券商、银行研究部的研究,做出如下总结:
(一)、华泰宏观:
        1.货币政策取向由稳健中性转向稳健灵活适度。
        当前货币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杆、稳经济增长、防融资下行之间权衡,处理好信贷、社融、M2的稳定是关键,而保证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成为重中之重。
        2.稳经济当下货币政策重点是保社融增速不大幅下滑。
        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和高位,企业通过票据和债券融资的意愿下降,通过压低长端利率,进而引导市场发债利率下行,恢复债券融资,可达到对冲社融表外下行的作用。
        3.三大攻坚战仍是最重要方向,防范金融风险不会妥协。
        中央已经就防化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进行了明确部署。本次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4.扩内需初期的重点会是高端制造与消费升级。
贸易冲突进一步昭示了对长久期资产、研发支出投入的重要性,是买近期到买远期的交易转换的加持因素,而非阻碍因素。但短期内,前期紧信用预期下估值受压制的地产、银行板块的估值或有一定修复。
(二)、申万宏源:
        1.政策保持连续性,但货币政策有微妙变化。
        这意味着在海外风险升温以及注重国内经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有度。从流动性投放方式的替代来看,存准率仍有望进一步降低。与2017年相比,预计今年社融余额增速走低,但M2增速有望回升,整体呈现出“紧信用、宽货币”的格局。
        2.两个方面重点任务安排
        1)注重减少外部依赖,如强调扩大内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均着眼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在高技术领域的争端。
        2)强调“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其排序有两层含义:
        一是政策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在表外转表内的背景下,信贷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其次是直接融资。
        二是债市、汇市、楼市的排序相对靠后,意味着其风险已得到一定的释放。这也与今年来市场利率下行、汇率较为平稳、房价涨幅回落等印证。但股市的风险有所上升,受到政策关注。
(三)、国泰君安:
        1.在经济尚有韧性的时候,决策层已经开始注意经济下行压力。
        整体上决策层还是充份肯定了经济目前运行平稳,但认为不确定性在增加,这意味着国内政策的推进将继续向“求稳”的方向倾斜,但经济尚有韧性、日本的前车之鉴、以及三打攻坚战仍在首位,这意味着政策的转向将倾向于边际,调整也多为预调微调。
        2.打赢三大攻坚战仍在首位。
        这意味着防风险的作为重要任务,仍然摆在最为重要的地位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货币、财政等政策,不应保持全面转向、简单放水的预期。而宽松货币政策、货币贬值面临较大风险,诸如宽货币贬值、抛售美债等措施,在实施上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作为战略威慑比使用有更好的效果。
        3.重提“扩大内需”和“降低融资成本”的说法,调结构和高质量仍着重强调。
        与上届政府的扩大内需、2014年以来的上一轮“实体降成本”相比,此次扩大内需可能将会注意避免扩大产能和推高资产价格,而降低融资成本将更注意避免金融空转。这大概率意味着环保政策、监管政策仍将继续推行,而扩大内需更可能和特定的基础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相结合。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置换式降准”,似乎可以定性为“大行降成本、小行松流动”的定向降准,额度也和此前的定向降准延迟落地接近,似乎是兼具降成本和调结构的创新手段,而不应从货币政策全面转向来理解。
(四)、光大证券:
        1.为对冲“紧信用”带来的冲击,货币政策边际偏松,但并不是大幅放水。
        加强金融监管降低了金融风险,但也推升利率,不利于企业降成本,4    月份降准置换    MLF    就是对冲“紧信用”的体现。不排除未来会继续降准置换    MLF,但在强调“去杠杆”、而经济增长并不会失速的大背景下,货币大幅宽松的条件并不存在,也无必要,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同时,财政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或增加。
        2.会议强调“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社融增速持续下滑不利实体经济稳定,因此强调信贷要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而“消除隐患”意味着金融市场不应长时间快速上涨累积泡沫,同样也要防范大幅度下滑的风险。在外围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稳定也很重视。
        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信号强烈,强调博鳌、海南自贸港和开放。
        改革开放40周年备受瞩目,今年将有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落地。    自贸港将是开放的先行者,在税收优惠、资金自由流动和海关监管取得突破。
        4.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这与十九大报告“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    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一脉相承。我们对制造业的草根调研中也了解到,政府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如税收返还、科技奖励、产业基金扶持等。
(五)、广发证券:
        1.会议同时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Q1增速实际上锚定全年增速区间。
        2.会议两处强调“内需”,表明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内需已被视为经济的压舱石。
        3.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注重引导预期”,“把调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显示货币政策虽难言转向,但基调已有微调。
        4.会议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我们前期所述,推动工程师红利是推动产业升级、维护产业安全的核心路径。
        5.会议没有直接提去杠杆,而强调的是防风险。
        关于防风险部分的基调亦更为积极稳妥,对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界定是“健康发展“和”消除隐患”。
        6.我们可以将会议精神总结为16个字,即“稳定经济、扩大内需、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在确认了Q1增长数据、货币政策面对社融的姿态后,前期的两个担忧被证伪。此次政治局层面的政策定调进一步落地,宏观基本面环比趋于清晰。
(六)、兴业研究:
        1.为高质量发展对表、对标。
        一方面,为了打赢“三大攻坚战”,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可能包括控杠杆、扶贫和环保相关指标。
        2.统筹看待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
        一方面,在监管协调的背景下,要考虑不同金融市场的统筹协调。这意味着应当更加强调对信贷、股市、债市和汇市的统筹考量,既包括在控制宏    观杠杆率的背景下加大股权融资的比例,也包括关注国内股债价格变动与汇率之间的交叉影响,避免形成联动震荡。    
        另一方面,从信贷源头防范资产泡沫。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    导,因此信贷是影响整个经济体系内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包括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等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需要从引导信贷总量与结构入手,抑制投机需求,引导信贷的健康发展。
        3.坚定开放与扩大内需。
        在贸易战风险前,本次会议更加强调扩大内需与自主创新。
(七)、中银国际:
        1.“扩大内需”旨在为贸易摩擦可能升级做准备。
        本次会议,强调“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这是    2015    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再度提出“持续扩大内需”,以往会议的表述均是“适度扩大总需求”。
        2.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扩大开放退居次要位置。
        扩大开放不仅仅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倒逼,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所强调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体现。而正如我们此前所指出的,中国在现阶段,扩大开放,寻求贸易的再平衡,也是转型升级,提升潜在增速的必要途径。
        3.政策方向不变。
        需要指出的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因化解风险产生新的风险是底线。从这一角度看,随着去杠杆转向实体经济,在监管继续趋严的同时,注重监管协调,同时在政策方面未雨绸缪,避免因化解风险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可能是    2018    年政策方向新的变化。从此前央行流动性维稳态度的变化,到近期央行的超预期降准,均应从这一角度理解,而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方向的转变。
(八)、平安证券:
        1.货币政策措辞缓和,边际偏松对冲风险。
        货币政策的描述仍然是“稳健中性“,但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    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表述相比,政治局会议则强调了“注重引导预期”,措辞明显缓和。    我们不认为这是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的信号,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下行压力进小于    2014    年,且外围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将制约中国央行的大幅宽松。
        2.扩大内需应兼顾防风险目标。
        其一,政府对经济面临的压力已有所认知,政策预调以防范经济过快下行。在外需受到显而易见冲击的情况下,内需重新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难理解。
        其二,扩内需方向集中在消费升级与服务业开放。我们在此前的消费升级专题中已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得高端收入人均具备支撑消费升级的能力,以娱乐、交通、医疗、教育领域为代表的消费升级风口行业具备中长期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其中,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也是服务业开放的重点方向。
        3.大力支持新经济,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九)、国海证券:
        1.决策层对经济判断相对乐观。
        政治局会议在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时使用了“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的表述。一方面表明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判断整体乐观,一方面也肯定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和韧性有所增强。我们此前报告多次强调供给出清是经济韧性改善的重要原因。    
        2.政策调整有应对贸易战未雨绸缪之意。
        会议强调“世界经济政治形    势更加错综复杂,”    首次提出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并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暗含为潜在的贸易冲突做好准备,有未雨绸缪之意。    
        3.防风险纠偏政策过紧。
        会议提出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    楼市健康发展”,信贷放在首位,暗示政策无意过度紧缩导致经济、    金融市场产生风险。实际上,我们也多次提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以来信贷政策过紧、社融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可持续。继人民银行上周宣布降准以后,政治局会议再度明确释放了政策微调的信号。当然,无论是从当前经济内生性动力增强还是从日本    80    年代后期的教训看,大幅刺激经济既没有必要也不可取。政策微调并非全面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地产、基建产业链有望边际获益。
(十)、华创证券:
        1.“完成全年任务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表明对全年的经济形势持谨慎的态度。
        对于开年经济形势,本次政治局会议延续了    2017    年以来的总体判断,即稳中向好,具体用词上略有弱化,对主要指标的描述从“好于预期”改为“总体平稳”。但对于全年经济形势,态度更为谨慎,强调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完成全年任务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中可见,年初以来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加大了政策面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2.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在时隔一年多后重回政策视野。
        由于对全年的经济形势转为谨慎,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后续工作的要求相比    2017    年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平    稳运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措辞在    2017    年的相关政治局会议中都没有出现,但这一次重回政策视野,确认    2016    年以来供给侧改革主导的宏观政策正在向需求侧适度倾斜。    
        3.从一季度    PSL    放量到资管新规更加务实以及近期降准,政策微调已经在发生。
        年初以来,财政货币监管均较之前有所微调,打好提前量。今年以来货币市场较为宽松以    及    4    月    17    日降准,均在对冲资管新规资产和负债双回表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征求意见后的资管新规也更具可操作性。    
        4.“三大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加快结构调整和持续扩大内需的结合显然不会回到刺激基建、大幅宽松的传统路径上,而是延续目前的微调基调。
        一是加快财政支出节奏,更多由中央财政统筹推动基建加速,同时预算外棚改和扶贫也可视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力。二是继续推进结构性降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信贷向小微企业、高端制造等倾斜。    三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鼓励消费也都是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理想结合点。    
        5.“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意味着防风险严监管的大方向不变,但节奏趋缓,避免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
        同时,金融层面去杠杆的压力在向实体传递,融资成本加速上行,要推动信贷的健康发展,适度宽信用、降低融资成本都是政策指向的方向。
三、汇总总结
        综合上述券商、银行研究部的点评与总结,我做出如下汇总总结:
(一)、共性
        1.对于货币政策不是明显转向而是“微调”基本达成共识。
        2.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3.扩大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娱乐和健康等“幸福产业”。
        4.扩大投资需求主要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研究部也提出周期性行业或将受益最大。
        5.非常重视首次提到的“五大市场”一起提出的说法,均强调防风险是重中之重。
(二)、差异
        1.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略有分歧,大部分券商、银行研究部认为中央传达的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是偏谨慎的,小部分认为是偏乐观的。
        从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以及特别强调防范联动风险来看,我个人观点认为预期还是谨慎偏多。
        2.对于“五个市场”提出的顺序的考量。
        基本所有券商都提到了“五个市场”的防风险的重要性,但是我注意到申万宏源特别指出了这五个市场排序上的隐含意思(强调“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其排序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在表外转表内的背景下,信贷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其次是直接融资。二是债市、汇市、楼市的排序相对靠后,意味着其风险已得到一定的释放。这也与今年来市场利率下行、汇率较为平稳、房价涨幅回落等印证。但股市的风险有所上升,受到政策关注。可见目前信贷和股票市场可能是中央最为重视的两个市场。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